好像才是他的全名
所以這麼展覽本來想要展的東西涵蓋很大的範圍
首先提到 很多古文明的發展 都有其妙的共通性
他們都在北緯30度線上

越大部分是因為他們剛好是各洲大河的行經或入海處
畢竟古文明大多都是大河文明
孕育了 馬雅文明、巴比倫、埃及 當然還有古蜀遺址
除此之外 他們在不同的地區 卻信仰很多相似的東西
1986 三星堆遺址文化 (三星堆博物館) [1999年已經來過台灣一次 我也有去看]
2001 金沙遺址文化 (金沙遺址博物館) [2007年成立]
這兩個遺跡時代大多分部在 商末到周或春秋
幾乎是距離現在2500~5000年左右
又是一個去了才知道可以拍照的展覽
可不可以在官網上註明可以拍照阿
還好那天有帶著ipad
可是ipad真的太虛了....
所以我當時只拍了我喜歡的金烏鳥
不過他們官網已經很貼心的放上比較特殊的展品簡介
三星堆 出土的器具大致上都是青銅器
當中的銅立人像 大多都是在敘述祭司也有人說是帝王
青銅人頭像、銅面具也都是祭祀用的器具
在此體現了神明在當時中國人心中的形象
但是也有科學家說 是因為三星堆仙人缺碘 造成甲狀腺亢進 才會眼球突出
詩經上有說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商朝人自認商的開創者是玄鳥而生的 (當然也是很隱晦的說法)
人不可能吃了玄鳥的蛋就生小孩 不過這又不是討論18禁經文的地方
所以商朝有很多器具中都有玄鳥的形象

鳥喙 還有身軀都做得栩栩如生
而在距今千年的工藝品傳至現代 還是不輸給現代工藝

其中最美的當屬這項青銅神樹
不過來的是木頭的複製品
原樹高384cm 有3簇樹枝每簇3枝 上有27個果實和9隻鳥
簡單來說 有點類似后羿射太陽的傳說

我和這隻陶樂比已經10年沒見了
他還是長的跟以前一樣 不過我已經不是高中生了
大多的古文明 都有崇拜太陽的趨勢
不過傳說當時氣候變遷 很常乾旱
所以商朝的工藝品 雖然很崇敬太陽
但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有仇日的表現
不論如何 他們因為氣候的關係
曾經進行過多次政治中心轉移
而金砂遺跡 就是一個比較新的政治中心
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 但是沒有城牆 約等於三星堆文化的最後一期
他們也挖出了很多玉器青銅器
但可能因為他們的金器打造得相當精美 所以以此為名

其中最可怕的就是這件 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為直徑125毫米 厚0.2毫米的圓形金箔 分為內外兩層
內層為52.9毫米的12條鏤空順時針旋轉的弧形光芒 象徵著太陽
外側為4隻鏤空的鳥型紋飾 象徵著「金烏負日」
也有人說四隻神鳥代表春夏秋冬的交替
金的延展度很高 所以可以打造成很薄的工藝品
這裡還有影片是請現在的工藝家再打造一片
不過卻沒有辦法成功
這項藝品含金量94.2% 可能也是祭祀用的器具
太陽神鳥金飾 現在是「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也是成都市的非正式市徽
看完這個展覽後
心中有點小小的感慨
中國歷經多個朝代的輪替 又飽經戰火的摧殘
到現在可以看到古時遺跡的我們 何其幸運
遺跡中居然都不是記錄當時人們的生活
大部分都是 人們要獻給上天的東西
證明人們非常畏懼這些人力所不能及的力量
也可能是在淺移默化中的被長輩催眠了
不過我比較相信 陳之藩在謝天裡說的
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
所以我們滿腔的感謝 最終都會回歸於身邊的人
這樣想想 我們還真是一個可愛的民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