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9日 星期二

2018.03.24 澎湖孝親行 Day3

Day3 奎壁山地質公園.林投沙灘.林投公園.媽宮黑糖糕觀光工廠.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澎湖生活博物館.澎湖天后宮區.澎湖警察文物館.順承門.篤行十村文化園區.馬公金龜頭礮臺


今天早餐居然是摩斯漢堡
民宿真大方


趕快把行李收好
一起放在車子裡面
租車真是好處多多

第一站 奎壁山地質公園
想當年我去金門的時候
最想去的點也是這種摩西分海的建功嶼

奎壁山地質公園包含奎壁山和赤嶼
海水退潮的時候會露出一條S型的長長的礫石路
是典型的陸連島地形 可以在退潮的時候走到赤嶼

 選在退潮時來


 所以現在是可通行狀態
沿著石子路出發去赤嶼
海棉寶寶裡 的皮膚病
藤壺 近看真得很像青春痘
這是石子路
不會有泥巴的感覺
硬硬的
 奎壁山
 北寮風車
 老爸跟二姊姊也有走過去

第二站 林投沙灘
是白色珊瑚碎屑沙灘 而且沒有人
這沙灘綿延尖山、林投與隘門 總長達3000多公尺
於是我們就在上面晃一下


第三站 林投公園

他就在林投沙灘旁邊
其實應該可以從公園走到沙灘
有自己的停車場

觀光導覽圖
總之就是進去一直走就是了
聽說日照很強的地方
花的顏色都特別鮮豔
 公園裡有九萬株 木麻黃


 非常高的皇冠龍舌蘭
華航空難紀念碑
是在紀念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 又稱澎湖空難
從桃園機場要飛香港的客機
在澎湖上空解體 機上人員全數罹難
忠靈祠
原名為「台灣省澎湖軍人公墓」
建於民國43年 是台灣地區最早興建的軍人公墓
由時任國防部長的俞大維所題「浩氣長存」四字的碑塔
園區內有很多退役戰車
M二十四(霞飛)輕戰車 [民國43-86年]

沒進去看
大門紀念照
林投公園海灘
胡宗南將軍
跟老爸一樣是浙江人喔
對歷史不太了解

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曾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及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位
蔣中正的心腹之一
民國初期被時人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

公園裡有放山雞站在樹上耶

最後 下午都會在馬公市區閒晃
第四站 媽宮黑糖糕觀光工廠


在這裡補充了 伴手禮之後
就認真的市區觀光了
第五站 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

所謂的地質公園
具有特殊的地質意義 能夠代表一個地區地質.歷史.事件的地質遺跡
而澎湖保留的就是 玄武岩熔岩組成的火山地形島縣
概念就是 雖然這些地質公園位於台灣
卻是世界的共同資產
上個月去的野柳地質公園 就是砂岩跟頁岩組成的海蝕地形
因應玄武岩地質
當地人民發展出了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生活特色
比如像菜宅.石滬漁業.石敢當信仰.玄武岩建築.藝品.生活用品
應該是池西岩瀑吧
 全島各種不同的玄武岩地形分布
產生的地質年代
有一些石器時代遺跡在七美島上
好想去看看喔
各種不同的砂石
都可以摸一摸 順便感受一下
同樣的玄武岩因為不同的風化作用變成了不太相似的結果



在這裡蓋了好多章

 招牌一定要來一下的

第六站 澎湖生活博物館
澎湖第一座城市博物館
展示內容包含了歷史、風俗民情、歲時節慶及在地常民生活文化之主題,
其實跟本島沒什麼差

五腳圓
說是拜天公的東西

帶路雞
帶路雞一定要有一隻公雞及一隻母雞
並將公雞及母雞至於花籃內讓女兒帶回婆家
引領夫妻倆〈好起家〉(台語) 的吉兆涵義
黑松 吉利果
有坐著休息的地方
背景是馬公港
 館內吉祥物
澎湖的考古
大概新石器時代 5000年前就有人類生活的痕跡
約1000年前又離開了澎湖
直到唐宋年間 才又開始有漢人聚落

5000年 菓葉期-粗繩紋陶文化
             季節性 短時間的來這裡獵捕生活
4500年 鎖港期-細繩紋陶文化
             最主要的遺跡 最多大型聚落
4000年 赤崁期-素面紅灰陶文化
             人口已經變很稀少
澎湖當地古厝常用的建材
澎湖由大大小小的海島組成
葡萄牙人稱之為Pescadores-「漁人之島」
接駁的重要交通工具就是船隻

澎湖三大公廟信仰
澎湖天后宮
城隍廟
觀音亭
所以孕育出了豐富的祭祀文化
好多東西我都沒看過

胡建偉的《澎湖紀略》
男婦有求嗣者,在神前祈求,求得花一枝或亞公仔一個,回家供奉。如果添丁,到明年元宵時,另做新鮮花卉、人物以酬謝焉。
後來改以龜來象徵求乞之物,進而求平安、健康與財富。


大米龜
「乞龜」: 龜是四靈之一
「乞龜乞綵乞平安」澎湖的乞龜活動 意在乞求平安
地方諺語:「摸龜頭,起大樓;摸龜尾,存家伙;摸龜殼,事業穩達達;摸龜腳,金銀財寶滿厝腳」。
早期以肪片龜為主,因無法久藏;
後以米龜替代,演變至今,
各種不同材質的「金錢龜」、「金龜」、「米龜」、「果凍龜」、「黑糖糕龜」、「麵線龜」等等。
因為澎湖風太大了
所以形成了菜宅這種栽種方式
替菜菜們蓋個擋風的牆壁

不過也有這種旱田栽種
在距離村莊遙遠的地方種植耐旱作物 甘藷.花生.高粱
只用雨水栽種 不打井水
旱田間用30公分田埂或圍岸隔離
 風乾的魷魚
 喜慶的紀念照

澎湖生活館旁邊有孔廟
不過沒有人去
 看起來就很有歷史的牆壁
 捐款修建孔廟的人的紀念碑
 原來的孔廟是1767年乾隆年間建立的文石書院
第七站 澎湖天后宮區
是要馬公市區參觀
我把車停在馬公商港
真的有船會進港呢

四眼井
大約在明中期時挖鑿的井
大概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旁邊乾益堂的藥膳茶葉蛋也有人推
還挺香的
風櫃尾的茶葉蛋比較好吃....
施公祠
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
按「施將軍廟碑記」 施琅平臺封靖海候後所建之生祠
道光年間加祀海璮殉職之官兵 故不專稱將軍廟 而改稱施公祠

施公祠外側右前方 有座萬軍井
因有施琅禱於天后而得湧泉之傳說 又稱施將軍井
井水豐沛可供應萬軍飲用 也有師泉井、萬軍井的說法

澎湖天后宮在文獻可考的最早年代是1604年(明萬曆三十二年)
是台灣最早建立的媽祖廟,列為「國定古蹟」
當時稱為「娘宮」、「娘娘宮」、「娘媽宮」、「媽娘宮」、「媽祖宮」等,就連船渡口也稱為「媽祖宮」,再簡稱「媽宮」
因為「媽宮」與「馬公」在日語是諧音,馬公筆劃少、易辨識,日本人在日軍未佔領台、澎之前,軍事地圖上就已經標示著馬公
所以才變成馬公的

 鄭成功登陸澎湖遺址簡介碑
 媽宮的介紹
  非常密集的老街古蹟
在老街上 買了水果冰
還買了水果

楊梅
挺好吃的 很像李子
第八站 澎湖警察文物館
是個展示警察歷史文物的博物館
但是門是關著的
我們在門口晃了很久之後
警察才開門給我們進去
有很多有趣的東西
不過不敢照相........
第九站 順承門
媽宮城又稱為「澎湖城」、「光緒城」,為臺灣最晚的官建城池
媽宮城設有六門
已經拆除 朝陽門(東門)、即敍門(小南門)、拱辰門(北門)、迎薰門(南門)
大西門(今中興門)及順承門為現今僅存的媽宮城遺址(國定古蹟)

但是好心的警察告訴我們
順承門之前土石崩塌 正在封閉清理中
無法開車過去

不過我們還是爬上來看一下
真的好多土石
繼續往後面走
第十站 篤行十村文化園區
前身為日據時期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和馬公重砲兵大隊軍官宿舍
二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
改為澎湖防衛司令部軍官有眷宿舍 並命名為「篤行十村」
可以說是全臺澎最早形成的眷村
走過一段尚未改建的廢棄眷村後
就可以到達遊客服務中心
可以一覽這園區的歷史及全貌
眷村總是要有 毋忘在莒這四個字的石碑
張雨生跟潘安邦都是澎湖人
所以這眷村還有他們的紀念館
 園區介紹
張雨生故事館
很有古靈精怪的形象






潘安邦
不是我的年代
不過挺帥的就是了


 改建完的小房子
第十一站 馬公金龜頭礮臺
「礮」(ㄆㄠˋ)的原始意義是古代用來攻戰的機石
屬於一種攻擊武器 創始於范蠡
意指駕著戰車以機器發送石頭 攻擊敵人
「砲」與「礮」通用,指兵器
「炮」字的讀音為ㄆㄠˊ,本義是燒烤、烤肉,卻常被誤用為「炮」臺


馬公金龜頭礮臺地當澎湖島西側的馬公半島極西 媽宮澳(今馬公灣)西南的龜頭山上
與大山嶼舊稱「蛇頭」的風櫃尾蛇頭山東西斜對 共扼馬公港門
西元1887年由總兵吳宏洛所建
配備有七、十、十二吋口徑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
與西嶼東臺、西臺同為全澎戰力最強大之砲台




已經過了開放時間
要不然挺想進去的
 可能就是昨天下午看的蛇頭山
 好大的園區
 高射砲






 到處留影
這是進來時的哨站
像門口都會發出歡迎光臨一樣
它會叫 站住... 口令...
差點嚇到我
 意外的還滿愛看砲台的
要趕快去還車
旅行社又載我們去機場
就終於結束了 澎湖之旅




澎湖是個好玩的地方
下次想要跳島勒.......

2 則留言:

  1. 外島真的都是軍事景點多~但我想去澎湖看藍眼淚跟玩水

    回覆刪除
    回覆
    1. 藍眼淚是馬祖啦
      我每次想到時都已經冬天了

      刪除